电视频道 >> 乐视电视:一场豪赌背后的困惑(附图)

乐视电视:一场豪赌背后的困惑(附图)

口碑家电网  2013/5/13 17:04:00
分享到:

    5月7日下午,乐视网CEO贾跃亭在北京五棵松M空间召开乐视超级电视产品发布会,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向媒体传递出一系列关键词:创新工场注资,富士康组装,首款夏普10代线屏,首款高通4核1.7HzCPU商用,60寸+1080P+3D……号称全球最快的智能电视X60横空出世,而售价仅有6999元。高配置、高关注度、低价格,业内普遍将乐视这场企图颠覆国内电视传统品牌格局的商业行为看作是“小米模式”在电视领域首次尝试,当然就像小米当初宣布生产手机一样,同样引来许多质疑。

  在乐视长达4分23秒的产品宣传片中,乐视向人们勾画出了未来客厅革命的美好蓝图:智能交互式界面、语音识别、体感游戏、触摸板遥控器、多屏多终端上的Airplay、DLNA、Miracast无线推送技术,以及海量应用程序与影视片源,看似充满亮点的背后充满了对营销过程的疑问。

乐视电视:一场豪赌背后的困惑

    疑问1:超级电视卖给谁?

  事实上,乐视公司这次对电视用户的定位不够清晰,错误的认为目前活跃的手机用户、IT发烧友将是超级电视的潜在消费者。恰恰相反的是,正由于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解放了用户观看视频节目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由此导致视听群体在设备上的转移。在中国,对于手机更换频率大大超过了任何3C产品,同时,电视的地位也发生根本逆转。虽然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仍旧是家庭新房购置的刚性需求,但它已不再是家庭娱乐的核心。数据显示美国5大电视网的观众平均年龄已达到50岁,而中国电视观众平均年龄也达到了39.7岁,这一部分的观众并不关心电视的功能化,反而是成像效果、高保真音质、尺寸大小这些电视的基本参数是消费者购买电视时主要询问的几个因素。

  其次,在黑色家电竞争激烈的品牌格局下,乐视单从品牌价值层面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消费者购买电视注重产品质量、口碑,品牌价值,这些恰恰是乐视所不能提供的。前期宣传力度不够,线下没有实体店给用户体验,对于产品信息知之甚少的消费者如何买账?夏普十代屏到底比其他品牌的品牌好多少,搭载了四核CPU的芯片到底有多快?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相比小米手机1999的价格,近7000元的产品单价并不低,同时,口碑营销在这过程中几乎不能起到任何价值,谁也不能像手机那样掏出电视机说:来,借你试用几天吧!所以,光靠短短的宣传片就像俘获消费者“芳心”的想法太不实际了。

    疑问2:哪里去买超级电视?

  据悉,此次乐视X6、S3两款电视将于6月底在乐视商城网站上发售,首批销售数量为1-2万台。是产能有限也罢,是饥饿营销也罢,如此低数量的销售量对传统家电市场来说根本谈不上冲击和颠覆。
  
  事实上,乐视电视并不是乐视第一款终端产品,早在3月份,乐视已经发布了C1和C1S两款网络电视机顶盒,实际用户超过10万。乐视希望通过短短2个月的时间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巩固用户粘度未免太操之过急。而和小米“饥渴营销”模式不同的是,乐视此次提出了“众筹模式”的全新概念,小米用限量预约的方式实现分批销售,打着“缺货”的名义让消费者产生热销的“假象”,实际上为了保证回款速度以及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的剪刀差,而乐视所谓的“众筹营销”,是让消费者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实现有针对性的生产,即消费者需要,乐视就提交订单生产,这样很好的控制了库存,缓解了流通资金的压力。

责任编辑:李群

发布:李维嘉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