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应用下载量少开发者难盈利
最近,开发者小罗在上海与北京之间来回跑,参加了多场智能电视的活动,但实际收获令他略感失望:“只闻各路大佬谈论巨大的市场潜力,可如何真正让智能电视摆脱目前的一些问题,却没有人给出方案。接下来还有一些开发者活动的邀请,我不太想去了,顶多只能当作多个展示平台。”
如今硬件已不是智能电视主要瓶颈所在,高通(微博)公司副总裁沈劲在日前的一次智能电视论坛上表示,电视已拥有了高性能处理器、高级操作系统,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内容匮乏,人机交互模式不成熟。
所谓内容,在小罗看来,就是智能电视所能做到的各种应用,但目前整个生态链,却远没有智能手机成熟。常见的模式是,电视机厂家建立自己的应用平台,拿出“下载分成+广告分成”等方式激励开发者,但这一套称不上新颖,尤其是“目前单一品牌的智能电视应用下载量很小,所谓下载和广告分成基本无从谈起,”对小罗这样的开发者真正有吸引力的,是用户规模,他希望自己的应用能够预装在国内六大电视品牌的平台上,扩大规模以后才能谈盈利,“如果只和单一厂家合作,这个目的就无法达到。”
智能电视分析人士李易告诉记者,即使开发者与某个电视机厂家约定深度定制,也并不太愿意自己的应用被该平台买断,因为单个厂家的智能电视出货量还是太少。
手势、语音体验仍断层
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模式不成熟,是不少开发者提到的瓶颈。对于智能电视而言,传统遥控器完全不能满足新的需求,手势、语音操控自然成为各大厂家不约而同的最新卖点。
然而,人机交互工程师董恺告诉《IT时报》记者,很多产品的交互功能都处于初级试验阶段:“流畅度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之外,一些厂家在方案选择的环节中,透露出一定的粗放性。
“像苹果这样十分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在方案选择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交互体验工程师的参与。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有他的存在,通过反复斟酌才能设计出最适合使用者感知的方案。”董恺表示,但目前某些厂家到各家方案提供方体验时,却是一个部门中各类庞杂的人员一起过来,大家轮流将设备简单玩玩,却不太提什么专业性的问题,“其实一个设备要装几个传感器等都要反复调整,经众多的实验和探讨才能呈现给消费者。”
视畅科技市场部负责人王桂霞向记者介绍,一些智能电视上的语音操控功能,在现阶段面临着明显的不足:“比如用语音进行搜索,需要后台有这个关键词的标签,在某些应用中还无法做到全网搜索。有时你要通过电视机上网搜索到影片,就很难找到满意的结果。因为语音操控不只是触发端是否敏锐,背后也需要积累强大的数据库信息。”
另外,不少应用在手机、平板上并未置入语音操控功能,转到电视平台上后,从技术上需要与智能电视的语音功能做衔接。王桂霞表示,很多应用目前还无法做到无缝衔接。以钱可可的“可可私房菜”为例,以往即时评论区是该应用的一大特色,在电视输入不便的情况下,语音输入显然是最好方法,她目前正在为其中的技术衔接而努力。
开发者说
传统厂商过于急功近利
“目前专属于智能电视特性的应用几乎没有,大多是从智能手机平台上转移过来的。”李易说。虽然一些开发者大赛也声称要“打造属于电视的杀手级应用”,可小罗却觉得这不太可能,主要原因是不少传统电视厂家对于智能应用这一领域的急进和不专业。
“可可私房菜”App作者钱可可告诉《IT时报》记者,这款应用由于有众多自己拍摄的美食图片,以及做菜的经验谈,十分贴近家庭消费者的欣赏习惯,因此受到诸多智能电视品牌的青睐,之前多家厂商的开发者负责人都与她取得了联系,但最终她只选择了联想一家。
“我个人特别看中应用呈现在电视平台上的品质,但发现大多传统电视厂家不考虑这一点。”钱可可介绍说,一些传统电视厂家告诉她,只要直接将手机版的应用复制给他们即可,但从效果呈现的角度而言,手机版采用的并非最高精度的图片,其触摸屏的操控方式也完全不适合电视上的使用,当她把这些疑问告诉相关厂家人员,对方却似乎并不在意。
“直接将手机版复制过去,使用者体验不会好,这一点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钱可可后来知道,原来这些工作人员身上都背负着厂家的考核指标,为了拉更多应用进入他们的平台,却失去了将应用精细化的耐心。而联想作为首次介入电视领域的IT企业,或因之前在智能手机和平板上的积累,表现得更为专业,从一开始就与开发者商讨是否能针对联想智能电视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制作更精致的版本,这在第一时间换来了钱可可的好感。
钱可可认为,对很多开发者而言,现阶段选择合作厂家完全与赢利无关,因为事实上这种合作不会从厂家获得什么费用。较大的吸引力来自在尺寸更大、精度更高的电视大屏幕上,一些应用可以取得更好体验,如果这一合作基础都不具备,开发者的热情会大打折扣。于是,消费者使用匆忙上马的应用所获得的尴尬感受,很快转化为智能电视口碑的下降。
来源:IT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