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频道 >> 如何让智能电视走出“概念”阴影

如何让智能电视走出“概念”阴影

口碑家电网  2012/11/5 0:00:00
分享到:


 

家电实现“智能”憧憬还有待时日

近年来,随着家电产品技术更迭的进一步加快,家电的“智能化”大潮愈演愈烈,智能概念也从手机开始,逐渐蔓延到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传统家用电器身上。手机的智能已经充分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传统家电智能化以后,也许一台电脑,一个PAD便可以遥控家中的所有电器。例如,在PAD上轻点两下,智能洗衣机和电饭煲便开始工作了,智能电视会依据主人的欣赏习惯,将相关频道及节目调配妥当,并实现定时自动开机,甚至在真正的智能化时代,我们将拥有智能化的电冰箱,它能监控开关,通过互联网向商店订购所缺的东西;洗衣机能够通知家中的电脑自己出了什么故障,如果有必要可以叫一名修理工;从外面打一个电话回家就可以点燃火炉等等。由此看出,多媒体已经把网络和光电一体化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网络家电在理论上可能已经基本成熟,但让其走出“概念化”,融入普通百姓家庭的真情实感,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智能的目的在哪里?

其实家电智能化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用户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将多种功能基于一种产品,使产品更加灵活多变,富含人性化元素。拿电视为例,智能电视改变了过去人们在同一时间看同一种节目的传统模式,给予用户更多的自由的空间。第二次电子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将信息存储处理与功率输出这两者合二为一,从质量和体积上家用电器不但变得愈加轻和薄,且被赋予了“头脑”。但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被过度“智能”的产品,其出现故障的频率会是普通非智能家电的多少倍,恐怕还没有人统计过这个问题。笔者于“口碑调查”中了解到,虽然在智能电视的应用开发中,中国的进度和全球保持一致,基本都是刚刚起步,但在时下国产品牌中,智能电视的连通率仅不到60%,同时这也是国外市场面临的普遍问题。只能说明电视机的“智能”功用其实是形同虚设。迄今为止,移植到电视上的手机应用还没有出现商业成功的案例,高清、大屏、多人分享的电视优势尚未发挥。不过这或许也正是电视APP(应用)开发的基石,虽然前景可观,但要吸引开发者针对智能电视特性开发APP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智能化时代刚刚开启的今天,电视作为顾客体验的载体,要彻底摆脱以硬件为导向的传统模式,突出内容和服务是唯一路径。而未来只能电视竞争,不只是终端产品的竞争,更是平台+软件+内容的整体化竞争。消费者需求原本非常简单,买智能电视就是冲着智能来的,如果硬件中加载了智能功能,但其功能却由于软件配套不成熟而无法利用起来,智能电视也就相当于一台电脑。所以说,在目前盲目地炒作智能化的概念是没有丝毫功效的,只有真正把相关软件开发成熟,并实际加载到硬件设备上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化电视

写在最后:综上所述,国内电视市场真正实现智能化看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寄希望涉及产业层面的相关变革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之外,作为家电消费者的我们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也显得尤为重要。  【星雅】

                

来源:口碑家电网

标签
智能 电视 智能电视
发布:平凡   作者:星雅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