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行业商业模式之争露出水面
2011年开始,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液晶电视开始不断涌入消费者的视野。2012年以来,智能电视的发展再次加快步伐,2013年传统九月电子产品发布旺季中,智能电视再度引爆市场舆论,成为消费者的焦点,同时电视厂商、电视内容服务运营商纷纷独自或联合推出智能电视,以期能够在三星、苹果巨头企业未正式推出智能电视前"卡位"成功。但也正式由于三星、苹果未正式推出智能电视,一定程度上失去成功的商业模式典范,导致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智能电视行业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商业模式、技术标准和生态链,能够率先在商业模式、技术标准和生态产业链上取得突破的企业将成为该行业的领导型企业。
2013年主要智能电视发布事件一览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这些事件可以发现,互联网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军家庭互联网领域,而电视作为"第四块板"成为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传统电视制造商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的家庭互联网已经暗涌。就目前来看,各类智能电视企业的商业模式仍处于雏形,但商业模式各有差异。
乐视TV打造全产业链盈利模式
2013年3月5日,乐视网与富士康共同宣布,双方将签约开拓智能电视市场。2013年5月7日宣布,乐视网联合供应商夏普、美国高通公司、富士康和播控平台合作方CNTV,正式推出智能电视--乐视TV超级电视X60以及普及型产品S40。乐视网商业模式的打造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很不一样,其选择通过贴牌生产自有品牌电视,将硬件收入、付费内容收入、广告收入及应用分成收入尽归于己。2013年7月,在总计16个彩电主流品牌中,超级电视X60销量1.51万台,在60寸电视市场销量第一,份额占35.23%,成为月度销量冠军。
阿里巴巴与爱奇艺的跨界合作进入智能电视
2013年9月9日,阿里巴巴与华数传媒联合推出阿里盒子;9月10日,其与创维联合推出的智能电视上市。而爱奇艺选择的合作伙伴则是国内彩电领导企业TCL。阿里巴巴与爱奇艺虽然都是通过与传统电视制造商合作进入智能电视市场,但其目的仍存在差别。
阿里巴巴的目的是推广其电商和支付业务,通过TV系统打通电视、机顶盒、平板、手机等终端,无缝接入阿里系统商务平台和网络支付平台的底层。用户可以在电视上直接完成商品浏览和支付购买。
爱奇艺则依旧是利用智能电视来推广其互联网上的视频业务来盈利。爱奇艺与TCL的合作整合了各环节的优势资源,TCL具有品牌价值、渠道优势和售后服务,配合京东电商平台的强大渠道和快捷物流配送;爱奇艺以其内容服务品牌价值进行后期创收,且不参与硬件销售分成,其视频贴片广告收入还将与TCL分成。
小米电视——小米软件生态系统战略宏图的一个模块
从9月5日小米产品发布会上来看,小米电视似乎比小米3赢得更多的尖叫和掌声。小米从创立至今以年轻人为消费人群定位,主打性价比牌,也在慢慢实现其“不靠硬件赚钱,靠软件赚钱”的承诺。小米电视在TV环节改变了用户体验,其不局限于视频服务,还包括了电子商务(小米商城)、游戏(游戏中心),各类互联网应用服务(应用中心),软件系统才是小米电视的核心。
与小米手机较为相似的是,小米电视主打性价比,利用低价格高配置来吸引用户,形成到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体后,再利用软件平台来实现盈利,这个策略在小米手机已经初见成效。小米手机MIUI单月收入已经超过2000万,MIUI超过一半收入来源于手机游戏,未来移动阅读、手机浏览器、应用商店、付费主题的收入也在增长。
各类商业模式利弊均较为明显
乐视TV商业模式的优势则在于对产品上下游的全掌控。乐视超级电视的路线是硬件追求高性价比,甚至不赚钱,利润从服务内容中获取,这点与小米电视、小米手机的思路较为相似。尽管6999元的60英寸的乐视超级电视价格低得惊人,但必须搭售一年499元的乐视内容服务,而这也造成了乐视一年后用户续费率的难题,对乐视超级电视售前体验及售后服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TV+优势在于TCL遍及全国超过4000的服务网点和300多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解决了京东商城遗留给TV+的线下难题。而网络视频内容服务商与传统电视制造商的合作深度依旧是该商业模式下的难题,当智能电视真正占领市场后,传统电视制造商是否会遭抛弃,沦为专门为智能电视的专门硬件提供商,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就是前车之鉴。此外,由于互联网企业与传统电视制造商合作尚未出现典型的成熟案例,收入的分成依旧是合作当中避免不了的话题。
小米电视的优势则在于其定位非常明确,且宣传覆盖面够广。这样主要得益于前期小米手机品牌的塑造。小米手机意图通过定为年轻人,通过高性价比的配置吸纳用户,这点似乎与当年360迅速抢占用户数量思路一致,但是360的杀毒软件只需要一次性开发成本,通过免费吸纳用户对公司后续的盈利来说影响逐步减弱。而无论是小米手机还是小米电视,作为一种硬件产品,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将一直存在,若实现全部免费不现实,但是其性价比优势地位逐步受到威胁,因为价格战爆发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乐视TV也是追求高性价比、硬件不赚钱路线。对于未来的竞争,与小米相比,乐视有着庞大的内容库,有着基于电视的全生态模式,另外小米的优势如MIUI上的经验、整合供应商的能力等乐视同样不缺。
此外,早在2010年,亚马逊曾推出免费版的Kindle Fire,客户只要每年支付79美元的服务费就能得到这款平板产品,并且包含免费提供一些收费的服务,2013年9月传出亚马逊正在考虑推出完全免费的智能手机,采用Android系统,消费者获取免费的亚马逊手机的唯一条件是:需要注册Amazon Prime账号,而该账号需要收取订阅年费79美元。尽管亚马逊已经回应2013年内不会发布手机,就算最终推出了手机,也不会走免费的道路。无论该消息是真或假,可以肯定的是,手机即将步入真正的0元时代。如果这类手机及电视出现,将对小米的用户群体流失造成较大的影响;换一种角度来看,乐视的超级电视或许将可以做到0元的价格,亦如传闻中亚马逊0元的手机一样,因为乐视可以从后端收取费用,但小米不能,小米的生态系统还尚不足以支撑小米电视0元。同时小米的系统平台达不到ios的体验,该商业模式也将证明是失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