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电商特供机最低价靠细节“缩水”
青岛市民王先生“双十一”在天猫上购买了一台品牌电视,这台55寸的液晶电视原价近6000元,“双十一”特惠价仅4599元。
“电视买回来看了十天,就出现自动重启情况,有时候直接自己关机。”王先生请朋友检查后发现,电视屏幕上有6个坏点。“朋友说,按照现行标准,有6个坏点的屏幕就是不合格产品。”
“这么大品牌的电视怎么会用不合格屏幕,又是怎么通过质检的呢?”王先生很疑惑。
记者了解发现,王先生购买的这款电视机是电商特供机,并不在实体店面销售。这台电视机价格跟同品牌相似型号差价约在2000元。
“朋友劝我不要买,他告诉我一分钱一分货。”王先生出于对该品牌的信任,还是选择了购买这台特惠机。
“我去商场看过型号相近的机器,发现显示屏确实比我买的这台要好。”王先生怀疑电商特供机价钱便宜,所以配件质量差,跟实体店卖的不一样。
揭秘1
销量惊人: “九阳”特供机几小时卖掉近万台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电商的“特供机”已经成为品牌重要战地。海尔、美的、海信、联想等40多个家电品牌都已开始在天猫电器城试水网络专供款,推出专供机型近500个。
“2011年,TCL在天猫的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八成以上的销售来自于电商特供款。”天猫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商特供机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因为便宜,很多特供产品创造了惊人销售业绩。九阳的一款专供豆浆机,曾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创下近万台销量。”
为什么电商特供机价钱如此便宜?一位业内人士称,“现在,商场高扣点、员工费用、物流费用和回款时间长是家电企业最头疼的事,而网购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揭秘2
压缩成本: 去掉不常用功能
之前,消费者刘先生在京东购买“特供”产品的遭遇引起广泛关注。刘先生先在实体店购买了一款爱仕达炒锅,随后又在京东买了一个同品牌同型号炒锅。刘先生发现从京东买的明显比超市买的薄。
业内人士表示,各大电商永不停歇的价格战,销售、价格等环节成本已压到最低,只能从进货价上想办法。在不影响主体质量情况下,对部分细节“缩水”,是特供商品节省成本的首要方法。
“比如产品的内部结构、产品材质甚至产品参数。”这位业内人士表示,删除产品上不常用的功能、偷换零件材质、铜变铝等,这都是常见的办法。